作物学学科简介
吉林农业大学作物学学科历史悠久,历经70余年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形成了以国家发展重大需求为导向,面向作物学学科领域国际前沿,培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层次农业人才的一级学科。作物学学科1984年获硕士学位授权,1993年全校第一个获批博士学位授权学科,1999年获批第一个博士后流动站,2012年获批吉林省“十二五”优势特色学科,2014年获批吉林省重中之重建设学科,2018年获批吉林省特色高水平一流学科B类。
学科下设作物遗传育种、作物栽培与耕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农业信息学4个二级学科。其中作物栽培与耕作学是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农业部重点学科。拥有智慧农业、农学、种子科学与工程和农艺教育专业4个本科专业,其中智慧农业为全国首批新农科建设专业,农学专业为国家首批一流本科建设专业。
学科共有专任教师65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7人、副高级职称22人,博士生导师15人,硕士生导师40人。作物学学科发展迅猛,先后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44项,累计科研经费1.13亿元,发表各类论文400余篇,选育国审、省审农作物新品种80余个,获得国家、省部级奖励50余项,并获批建成国家及省部级科研教学平台10个。多年来,作物学学科建立了完整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农业优秀人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科以实现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主要目标,围绕作物品种选育、高产高效栽培、资源高效和可持续利用等领域开展技术研发与示范工作。学科现拥有10个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拥有水稻育种与栽培生理、玉米育种及栽培生理生态、大豆育种与栽培技术、作物分子育种等8个科研创新团队。 近年来,通过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倍性育种、诱变育种等技术,构建了科学、高效、实用、可规模化应用的现代育种技术体系,培育高产、优质、抗逆玉米、大豆、水稻、高粱、小麦、花生等作物新品种80余个,其中国审品种16个,品种在吉林省覆盖率达到35%以上。水稻新品种多次获得国际大米节品评品鉴奖和全国优质稻品种食味品质鉴评奖。近年来,针对东北中部不同生态地区水稻、玉米等作物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技术瓶颈,构建适于不同区域的作物改土抗逆丰产增效技术模式,累计推广先进技术3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吉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20余项。在苏打盐碱地土壤改良、水稻抗逆栽培和玉米丰产增效理论与技术研究方面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学科多名科研人员担任吉林省新农村热线服务专家,通过电视、网络等多种方式推广农业新技术、解决生产中难题;开发建立“参与式”农村服务体系,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进程、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院承担商务部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的援建任务、科学研究和技术培训,为非洲国家现代农业发展提供了成功模式和人才支撑,受到了国家商务部及赞比亚政府的高度评价,被习近平总书记称为南南合作典范。